◎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该项目四座新建客运站已全部落成,全线控制工程斑竹林隧道和全线最大跨度桥梁冯家寨特大桥也建设完成,整条线路具备通车条件。
11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承新到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作形势政策报告。杨承新从永远听党话,一心跟党走成长在昭通,筑梦向未来胜人者自胜,强人者自强热血浇桃李,丹心育栋梁躬耕三尺台,当好引路人五个方面,深入系统地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形势政策报告,深刻阐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展望了昭通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并对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未来寄予了殷切期望。
马洪旗主持报告会并参加调研。广大教师要对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践行工匠精神,当好新时代的大先生。杨承新指出,要认真领会革命理想高于天 大海航行靠舵手 党的思想放光芒三句话的重要意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学理论、学思想,始终做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成大才,做善作善成的有识青年杨承新指出,要认真领会革命理想高于天 大海航行靠舵手 党的思想放光芒三句话的重要意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学理论、学思想,始终做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杨承新说,希望同学们立大志,做远大理想的有志青年。马洪旗主持报告会并参加调研。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按照查、测、溯、治的思路分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横江、关河流域和县城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并开展了溯源工作,溯源率100%。
全市2023年10个专项行动拟建设点位706个,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690万平方米、植树90.9万株,义务植树900余万株。三是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依托高峡平湖、马楠山云上草原等景观,将水电、风电、光电观光与自然风景、休闲农业有机融合。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近年来,永善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努力建成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为抓手,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措施如下。下面我就昭通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进展及成效作具体介绍:深入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
昭通日报记者:单娟 实习记者 马丽/文 实习记者 马丽/图校对:胡远松。督导昭阳、永善、巧家三个县(区)完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项目,督导昭阳区加快推进绿美补助项目的方案和设计编制工作,经省林草局评审批复后及时组织实施,切实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引领带动。从严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处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乡镇工作内容,明确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和行业部门行业责任,层层扛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分层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新闻发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胡炯: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一直以来关心、理解和支持自然资源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2022年昭通市金沙江干热河谷(滇西)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投资2.08亿元,现已完成人工造林1.36万亩、退化林修复29.16万亩、草原改良1万亩、108处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在二半山地区大力发展花椒、辣椒为主的麻辣事业,共种植31万亩。威信县副县长王宗刚: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
聚焦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领导、一抓到底的原则,实行县处级领导包保、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建立问题整改调度机制,挂图作战、定期通报、销号管理,历次环保督察反馈和交办的14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3个。三是统筹推进绿美三年行动,认真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全面落实省、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要求和双十方案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全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一是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当好参谋助手,争取并开展好林草项目助力绿美三年行动。
一是市政府印发了《昭通市(2022——2025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工程建设工作方案》。通过严厉执法严格监管,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生境保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23年我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分别为98.7%、100%,土壤环境安全事件连续多年保持零发生。以《十四五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指引,制定赤水河流域治理保护两年行动计划五年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实施7大类94个项目,总投资140.5亿元。同时也盘活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量建设用地,提升了长江上游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对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和西南生态屏障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台帐资料,科学合理组织编制一矿一策实施方案,并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提高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效率。二是全面摸清矿山生态修复家底。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的原则,建立由政府牵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水利、工信、交通运输、应急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矿业权综合审查机制和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工作机制,实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未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的矿山一律不予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近年来,全县上下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契机,以761平方公里长江流域为画布,以护水、绿山、富民为笔墨,描绘了一幅水清、岸绿、人和的秀丽生态文明画卷。
林草、生态环境等部门相继联合开展自然保护地巡护巡查,今年共核查点位218个,其中重点点位41个,省生态环境厅已认可整改销号39个。开展绿盾行动、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成效评估、生态红线监管,疑是生态破坏问题核查、矿权联堪联审等措施,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监管和严厉打击生态破坏行为,切实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是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同时坚定不移打造甜蜜、麻辣、清香三个事业,即:在坝区大力发展枇杷、柑橘为主的金沙江沿岸甜蜜事业,共种植水果21万亩。其中,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涉及我市金沙江(昭通段)和长江主要支流赤水河沿岸10公里范围内,涉及昭阳等7个县(市、区),修复矿山192座。完善链条,城乡共治垃圾,以试点、整治、管护为抓手,清运结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全覆盖。
赤水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鱼类从2020年初的36种恢复到42种,17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治编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督察成效典型案例,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入选行业内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和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厅局长论坛上就赤水河(昭通段)保护治理作交流发言,赤水河(昭通段)入选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昭通市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同向发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原则,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对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和赤水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开展综合治理,累计完成401座废弃露天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修复面积1.24万亩。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不同程度地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恢复受损山体、修复损毁土地、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内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减缓石漠化发展趋势、维护了生态屏障功能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2022年通过三区三线进行了重新优化,最终确定了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新一轮生态保护红线。永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雷光亮先生。
我们深入实施赤水河保护治理六大行动,推动落实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落地见效,保障赤水河生态保护治理资金持续稳定投入。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抓整改。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一是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二是在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报批阶段,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过10公顷的建设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湿地等特殊区域,由用地单位组织编制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报告,报请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审查论证并出具初步认定意见。昭通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市林草局紧紧围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绿美行动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请问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市林草局副局长赵峰:今年以来,昭通市林草系统重点聚焦项目工作的实施,切实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十类有限人为活动,有限人为活动应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湿地等特殊区域,确实无法避让的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文、创卫、6·5世界环境日、5·22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和宣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下一步,我们将站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高度,坚决扛牢生态保护修复责任,锚定新目标、把握新要求、落实新任务,加快推进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加强工作支持、指导、监督,抓出亮点、做出成效,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近三年来,全市共查办各类破坏生物资源案件1000余件。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7:22天狐定制
2025-04-05 17:15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3天狐定制
2025-04-05 16:38天狐定制
2025-04-05 16:36天狐定制
2025-04-05 16:14天狐定制
2025-04-05 16:04天狐定制
2025-04-05 15: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5:01天狐定制
2025-04-05 14:55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